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非遗助力乡村振兴 美育浸润校园文化

  本报讯  近日,由沈阳师范大学承办的2024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皮影戏)培训项目”圆满结业。开班以来,培训项目汇聚了辽宁地区20余名皮影戏国家传承人,共同研讨皮影戏艺术精进技巧、传授经验;聘请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等知名院校专家、学者及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进行双师制授课,为传承人学员们现场讲学授艺,帮助传承人“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美术与设计学院自2016年成为首批传承人研修研习国培单位以来,已经圆满完成16期培训任务,累计培训700多位传承人。

  6月8日至10日,在由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沈阳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承办的2024年辽宁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主场城市活动暨“第十届沈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活动中,美术与设计学院响应“保护传承非遗 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时代华章”主题,活动期间通过活态传承、动态展演、静态展示、沉浸式体验等方式,充分展示“多彩非遗、天辽地宁”独特魅力,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吕子扬带队,组织培训班学员和美术与设计学院非遗办公室全体培训教师及工作人员,将复州皮影戏、凌源皮影戏、岫岩皮影戏、盖州皮影戏、锦州皮影戏等5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学习培训成果转化为精彩的皮影戏表演和精美绝伦的文创产品,分别在沈阳市法库县半拉山子村“爱新觉罗皇家博物院”、铁岭市铁岭县凡河镇五角湖村“廉洁文化主题公园”进行展演。其中,皮影戏《影·人》以爷爷和孙子的成长对话切入,通过表演者走到台前的创新叙述方式,串联多个传统皮影戏唱段,将传承传播皮影戏的主题进行升华。精心的编排、精彩的演出吸引了许多当地村民驻足观看。美术与设计学院非遗办公室主任杨威介绍,为了呈现精彩的创排新皮影戏,学院专程聘请了国家一级导演、演员蔡菊辉,我省著名编剧刘一夫、李丹青,鲁迅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张磊教授等,对脚本反复修改,多次进行演出和录制,创新皮影戏短剧《花好月圆》更是锦上添花;并结合皮影戏表演,融入现代电子技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电子和实物文创产品进行文化宣传。本期培训班的结业成果还将编辑成书,拟于今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将“非遗”艺术进行系统化、理论化梳理。

  培训期间,非遗传承人走进刘晓红教授《艺术导论》课堂,为百余名师生介绍皮影表演艺术形式、讲授皮影戏唱腔特点、教授皮影戏表演入门动作,让我校师生近距离感受皮影文化的艺术魅力。吕子扬院长表示:“学院以浸润作为美育工作的目标和路径,通过非遗培训课程,将美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环节,潜移默化地彰显育人实效,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参加培训的皮影戏传承人,秉持对皮影艺术的热爱和执着的精神,培训过程中不断学习探索艺术的传承和推广。盖州皮影传承人林世敏带来了家传文物级别的珍贵皮影及唱本,并表示“要通过努力的传播,让更多人懂得皮影,认知皮影,喜欢皮影”。

  (美术与设计学院 供稿)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新闻·综合
   第03版:毕业季专版
   第04版:文化·综合
学校举办第九届青年教工亲子趣味运动会
非遗助力乡村振兴 美育浸润校园文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
我校与德国程鸣学院签署中德教育文化研究中心合作协议
健身讲座走进沈阳师范大学
“粽”享浓情端午 共赴文化之约
我校在辽宁“六地”红色文化系列案例大赛中荣获佳绩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84届校友荣返母校
沈阳师范大学校园草木图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