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校开展“智启未来:AI赋能教育新生态”系列报告

  本报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第五次党代会精神,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开辟创新发展新赛道,由教务处和研究生院联合主办,计算机与数学基础教学部、网络信息中心承办的“智启未来:AI赋能教育新生态”系列活动正式启动,本次活动以专题报告的形式普及人工智能知识和应用技能,引导师生科学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师生数智素养和创新能力。

  3月12日下午,特邀大连理工大学人工智能领域知名专家林鸿飞教授在星烁礼堂作题为“大模型技术浅谈”的主题报告。林鸿飞教授以自然语言处理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围绕“大模型技术、大模型应用、大模型与教育、大模型对齐”4个子主题,系统地梳理了大模型技术的发展历程、核心原理及其在多领域的创新应用。他结合DeepSeek等国内外前沿大语言模型案例,深入剖析了技术落地的实际场景与潜在挑战,并展望了人工智能在科学研究、教育赋能、产业升级等方面的广阔前景。林鸿飞教授强调,大模型不仅是技术革新,更将重塑未来人才培养模式,呼吁师生主动拥抱技术变革,提升数智素养以应对时代需求。最后,林鸿飞教授强调了大模型时代教师的引领作用,以及21世纪学生应该具有的“创造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4C能力)。

  3月28日,特邀华东师范大学周傲英教授做主讲嘉宾。副校长佟玉平出席会议并致辞。报告中,周傲英以人工智能发展历程给予的启示来阐明教育数字化的路径。围绕“人工智能时代、新的科技革命、对科学的反思、对数据的反思、教育的数字化”五个方面,系统梳理了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历程,指出了树立正确的数据观、形成数据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路径,同时为科技与教育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周傲英强调,未来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与底层逻辑构建,充分发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作用,不断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教务处 供稿)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新闻·综合
   第03版:新闻·综合
   第04版:新闻·综合
我校召开学生工作总结部署会议
巾帼绽芳 筑梦新时 学校开展庆祝“38”国际劳动妇女节系列活动
学校开展“智启未来:AI赋能教育新生态”系列报告
赓续红色血脉 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